找到相关内容1185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赵朴初答:那么他的大概事迹请介绍一下好吗?

    经论,而且把空宗的根本经--《般若经》二十万颂也完全翻译过来;又把小乘说一切有部的重要论典几乎全译过来。另外,他又独得印度一位罕有的佛教天才大师护法菩萨的秘传之作,如和会空有两宗的《广百论释》和...学者共尊他为"大乘天"(Mahāyānadeva,即"大乘的神"),为祖国赢得了当时两文明古国间学术上最高的荣誉。百余年后,日本僧人金刚三昧(公元818年前后在华)游印时看见中印的僧寺中都画有玄奘所...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教常识问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7180110830.html
  • 美国佛教学者智禅居士在陕西法门寺佛学院作佛学讲座

    建筑学学士   1993年就读美国赖特.塔里埃森建筑学院   1994年于美国加州法云寺礼上妙下境法师出家,随师研习经教和修习止观长达八年,以《瑜伽师地论》、《般若经》、《摄大乘论》为主,并旁及... 智禅居士给法门寺讲解员讲课   3月18日至21日,应陕西法门寺佛学院教务长贤空法师的邀请,佛教学者智禅居士于我院进行为期四天的佛学讲座。   智禅居士提出僧才培养要具备两特点:首先要对...

    佚名

    |讲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3/06534821772.html
  • 凡圣的秘密

    自有过,但自却非心,打除烦恼破……”。   其实祖师们横说竖说,也无非是在说这些,都是要我们去掉这个执着的分别心。佛陀说了600卷的《般若经》,也是在说这个。所以僧肇大师所说的“般若无知”真的是太...?自己没有把时间花在正道上啊!   所以,我们往往在拖别人的后腿而不知道,这在祖师的话叫“自屎不觉臭”。明白了这些,我们就知道六祖在《坛经》里面的说的道理:“……世人若修道,一切尽不妨,常自见己过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心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1/21325131762.html
  • 略谈《现观庄严论》及其注释

    现观庄严论》等圣慈氏五部论著。由于《般若经》甚深广,微妙难测,即由圣慈氏菩萨的教授教诫,以此论义能令闻者易于通达,故称为“教授”。  “现观”有依智慧现前证得诸法之智义,这在圣无著菩萨的论著中有其广说...开宝箧、如其次第,心向菩提、受教乘法、思维乘法、修行大乘不思议法和自觉证得无上菩提故。正喻《般若经》微妙甚深,自体本质本来美妙庄严,再加上《现观庄严论》的庄饰妙具而显得更加庄严,能令闻思修者证受法味...

    任 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3645242.html
  • 「庄严」浅释

    为迎接他方菩萨,令众生生欢喜心,而以神力变现。 佛经中不少就佛菩萨成就诸种功德法门以严饰其身格而说庄严;如北本《般若经》载有智慧与福德庄严;《大法炬陀罗尼经》举出菩萨有发心、修行、资财等三种庄严;《大方等集经》云∶菩萨有戒璎珞(持禁戒)、三昧璎珞(修禅定)、智慧璎珞(知圣谛)、陀罗尼璎珞(持善法)等四种庄严法身;旧《华严经》列举菩萨之十种庄严。此等皆是菩萨於因位发誓愿,为利益众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0246976.html
  • 唐玄奘圆寂地———玉华山

    有唐太宗建玉华宫手诏,高宗永徽二年诏,唐太宗《大唐三藏圣教序》,唐高宗《述圣记》、《唐三藏圣教后序》,玄奘重请入山表,《般若经》、《成唯识论》等;还有众多的诗赋词章,杜甫的《玉华宫》、太子李治的《...我们有幸踏上这片人文文化如此厚重的玉华山,深深地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厚重,深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的骄傲。《乾隆版大藏经》中最重要的“般若波罗密多经”600卷就是玄奘法师在玉华寺历时4年才完成的。玄奘...

    静 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3149675.html
  • 法相宗的创立者玄奘与弟子窥基

    毗婆沙论》、《俱舍论》、《般若经》等。唐太宗为他的译籍作了《大唐三藏圣教序》。玄奘所译的重点是瑜伽行派和说一切有部的论著,最后是对般若类经典的系统编纂。玄奘兼通梵汉,把古代佛经翻译水平提到新的高度。...玄奘和弟子窥基是法相宗(唯识宗)的创立者,因他们曾常住长安慈恩寺,此宗也被称为“慈恩宗”。  玄奘(600"一664.事迹见前)在唐贞观元年(627)赴印求法,贞观十九年(645)返回长安,带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2055001.html
  • 唐代时期/译经的全盛时代

    六五七部,太宗为玄奘于慈恩寺设译经院,召拣高才名僧分掌笔受、证义等各职,译场组织较前更加完备。玄奘自律甚严,未曾一日懈怠,计十九年间译经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,其数量之多,为历代诸家之冠,所译经论如《般若经》、《毗婆沙论》,卷数之多,亦为旷世钜作,而诸多唯识论着如《瑜伽师地论》、《成唯识论》等的译出,使唯识在中国的发展,能形成系统,继由弟子窥基发扬而成宗立派。译经事业至玄奘已达于最高峰。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24659300.html
  • 千古之谜揭秘!玄奘葬陕西紫阁寺

    ,梵经520夹,657部。回国后,玄奘翻译了《菩萨藏经》、《般若经》等,还写成《大唐西域记》等游记。西元664年2月5日,玄奘圆寂于玉华宫,先葬白鹿土原,后迁少陵土原畔,再迁终南山,然而他的遗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61161218.html
  • 两个“无住”的疑问

    是我们的所依,我们在经典里头,居然发现了两个近乎矛盾的“无住”。这两个中间的义理,若是不能得到一个圆满融通的解释,又怎能不使我们疑惑起来,於今且先说这两个近乎矛盾的“无住”。   《般若经·学观...又问:无住孰为本?答曰:无住则无本。文殊师利,从无住本立一切法。”   依着前面的《般若经》说,“无住”是般若的方便,是“觉”的一方面事,便应当认为是一种净法。依着後面的《维摩诘经》说,“无住”是...

    威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85086266.html